Warning: Undefined variable $net_nums in D:\wwwroot\tbook\web\inc\gen.php on line 86

Warning: Undefined variable $net_nums in D:\wwwroot\tbook\web\inc\gen.php on line 86
南北杂货_报纸糊墙_第271节_格格党_笔趣阁
笔趣阁 - 言情小说 - 南北杂货在线阅读 - 第271节

第271节

    ??“好,拿回去与你们阿婆吧,明日一早有人来收,便叫她拿去换钱。”饶翁拄着扁担站在田头,笑着对自家几个孙儿言道。

    ??“快些回去吧,阿婆已在家里煮好了饭食。”饶翁儿媳招呼这几个小的回家,她自己也跟着一起回去了。

    ??饶翁父子俩又在田头站了一会儿,遇着几个同样刚从地里回来的村人,多说了几句,直到天色渐暗,才慢悠悠从地头回来了。

    ??这年头的人也没有什么娱乐,劳碌一天之后,就喜欢跟相熟的人说说闲话,这两日村人们心里高兴,话也格外多些。

    ??待吃过了晚饭,饶翁抱着一团他婆姨用旧布缝成的褥子,又往白叠花地去了。

    ??眼看就要到了白叠花收成的时候,就差这几日工夫,若是平白被人偷了去,那叫人如何受得了,于是不少人家都像他这般,夜里也要在地头上守着。

    ??他们这地方昼夜温差大,即便是在那夏夜之中,有时候也破冷,眼下已是入了秋,夜里自然更冷。

    ??饶翁裹着那张旧布褥子,坐在田头低矮的草棚之中,守着自家这一片白叠花地,草棚里还有一张用干草铺成的床,他若是坐累了,便要躺在那里眯一会儿。

    ??这一日饶翁刚出来没多久,他儿子也过来了,结果又被饶翁给赶了回去。他们家就这一个壮劳力,白日里下地,就他出力最多,夜里总要睡个好觉。

    ??这家里头丁口少,就是这般不好,他那儿媳也算不错,能帮着出出力,不然更加艰难。

    ??好在下面的孙儿不少,待他们再大一些就都能帮忙了,将来兄弟姊妹之间,也能互相帮扶。

    ??当年这些个小崽子们一个一个生下来,饶翁心里真是既高兴又担忧,生怕养不活。

    ??结果他们倒是命好,赶上了好时候,他们现如今这每日里吃的,身上穿的,他们耶娘姑姑从前年幼的时候,可是一点都比不上。

    ??第381章 贼人

    ??再过几日,常乐县一带的白叠花地陆续开始采摘收获,收购商之间的竞争更是开始进入白热化。

    ??为了收购更多白叠花,及时掌握价格变化,罗二娘近来基本上每天都在乡下跑,别的商贩若是加价收购,她们便也要跟着加价,不然便竞争不过。

    ??或许也有一些农户就算价钱低些,也宁愿把货物卖与罗二娘她们的,但那明显就是吃亏的买卖了。

    ??罗二娘不愿占这种便宜,也不肯让相信她向着她的人吃亏,只要这白叠花的收购价还没有超过她心中的最高价,这每日的行情有多高,她们家的收购价就多高。

    ??不过他们常乐县这里毕竟偏远,很多外地商贩前来收购,都要考虑加上运费以后的成本控制。

    ??所以他们这里今年白叠花的价钱虽也算高,但与凉州城那边还是没得比。

    ??整个陇右道,从东往西,从凉州到敦煌,基本上越往东,价钱就越高,越往西,价钱就越低。

    ??凉州与张掖之间隔了一道焉支山,山的这一边和山的那一边,今年这白叠花的价钱便差了不少。常乐与晋昌敦煌之间交通便利,所以他们这一片的白叠花价钱基本相当。

    ??罗二娘在常乐县经营羊绒作坊已有数年,很多人在送自家女儿进作坊的时候,都曾见过她,所以现如今就算是在最偏远的乡下,都有人识得她。

    ??于是二娘这一次行走起来就十分方便,收购白叠花的过程也比较顺利,价钱相当的情况下,别的商贩基本竞争不过她们。

    ??同样都是使的绢帛,罗二娘她们拿出来的绢帛,当地百姓就更加相信,若有那坚持要铜钱的,罗二娘也能从城中给他们运来,别个商贩却没有这样的积累,也无那许多便利。

    ??然而就算是这样,依旧还是有不少外来商贩活跃在常乐县一带,就算在与罗二娘的竞争之中不占优势,他们还是频繁地出现在常乐县下辖的各个村落之中。

    ??只因为罗用这个人的清明公道在这一片也是出了名的,只要他们是正正经经的买卖人,不行那坑蒙拐骗之事,县中公府断然没有随意打压的,哪怕他们现在摆明了就是要跟罗二娘搞竞争,挖她的墙角,那也不怕。

    ??因为近日商贾往来众多,很多常乐县当地百姓也因为卖白叠花挣到了钱帛,官府忧心近日会有歹人出没,于是便安排了两个差役队伍,在常乐县下辖的各个村镇之间巡视。

    ??巡逻队一队八个人,每个人身上都配着大刀,骑着大马,一个个长得身高体壮,每到一个地方,就要跟当地人打听,近日出入他们村落的,有无形迹可疑者。

    ??还道那贼寇兴许会装扮成商贩模样,先到各个村子观察踩点,若有那言是要来收白叠花,行事却又透着古怪的,便要提高警惕,还有那开价比时下的行情高出太多的,也要当心。

    ??若说分辨歹人的能力,这些个整日在外行走贩货的商贾小贩,可比当地农户要强得多,官差有时候都比不过他们。

    ??前两日有一个商贾向巡逻的队伍说起,言是附近某某村落,有数名形迹可疑之人,观他们行事路数,似是贼寇。

    ??于是这个巡逻队当即便往那个村落赶了过去,也见到了据说形迹可疑的那几个人,乍看之下,倒与寻常商贾无异,询问他们的来处,言是酒泉那边的人,要看路引,却道没有,言是他们兄弟几人出身微末,弄不来路引。

    ??“既无路引,那你们收了这些白叠花要怎么运回去?”听闻他们没有路引,那领队的差役便警觉起来。

    ??近来在他们当地活跃的商贩,有附近地区的也有从远处来的。附近地区的商贩,很多也没有路引,但是现如今敦煌晋昌常乐这一带交通十分便利,要查一个人的身份,也不难。至于那些从远处来的,因为要走官道,要过关卡,大多都有路引。

    ??打听他们近日在这个村子收购白叠花的价钱,竟是比市场行情还要高出两三成。

    ??一边说自己出身微末,弄不来路引,一边又出得起这般高价,确实有些可疑。别小看了那两三成的差价,眼下白叠花价高,在高价的基础上再加两三成,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。

    ??就在差役们盘问的工夫,这个村子的村民也站出来为这几人说话,看他们的样子,像是很为这些人着急的模样,双方关系似是十分不错。

    ??“这几句话也说不清楚,你们还是随我去一趟公府吧。”村民们不说话还好,一说话就显得这几个人更加可疑了。

    ??商人逐利,他们在当地收购白叠花,与当地农户做生意,不说锱铢必较,难免也要讨价还价,怎的这几人还与这个村的村民处出情义来了,有那工夫,倒不如多跑几个村子,用有限的本钱,尽量使自己多收得一些白叠花。

    ??“怎的好好的便要去公府?”

    ??“定是误会了。”

    ??“可是有人诬告?”

    ??“昨日亦有商贾来此,出价低了,我们便说不卖与他,可是那人诬告?”

    ??一说要带这几个人去公府,村民们的反应就很激烈,有些人大约是真为这几个人着急,有些人兴许是担心自家白叠花卖不到自己所期待的高价。

    ??那几个外乡人也一直向差役们拱手作揖,言是自己虽无路引,却并非歹人,只是以为这白叠花买卖有利可图,因而贸然前来,还请诸位差人放他们一马。说得十分可伶一般。

    ??“平时倒也不是这般严厉,只是今日听闻有歹徒流窜在我们常乐县一带,因此才查得紧,尔等若是清白,只管与我到公府去走一趟,道明了身份,不日便能出来。”

    ??那带队的差役一边说话,一边提防着眼前这几个人的动作,有那看热闹的小孩不知死活往那几人身边凑,也被他几步走过去,一把扯了过来,交给旁边的大人:“官差拿人,凑这般近作甚,不要命了么?”

    ??从一开始的好言相问,到后面的剑拔弩张,村民们渐渐也感到有些不对,毕竟自那罗县令上任以来,还从未听闻公府差役胡乱抓人的事情。

    ??那几个外乡人还欲反抗,差役们这时候已经十分强势拿了绳子开始捆人,乡人们虽然还有一些将信将疑,但都想着这些差役即便是抓错了,很快也会放人,以他们常乐公府的做派,应也不会胡乱冤枉人,于是便也不再相帮掺合。

    ??之后,这几人便被一路押回了常乐县,常乐县县尉郭凤来从前参过军,在军中看人审过细作,所以他年纪虽轻,却也比较知晓审人的路数,这一行五个人,总有那一两个意志不够坚定的,很快就被他审出问题来了。

    ??原来这几人根本不是从酒泉那边过来,他们的老巢就在常乐北面的百帐守捉,一群总共二三十人集聚在一处,半商半匪,自己也做买卖,常常还会去劫掠牧民农户,商队也是他们的目标,太大的商队啃不下,专门盯着那些半大不小的下手。

    ??他们这回盯上的这个村子也不大,村里总共十来户人家,种的白叠花却不少。

    ??这些人的计划是先用钱帛从村人那里买得白叠花,将这些白叠花运走,然后再引了同伙过来,伺机将这村子给抢了,如此一来,钱财货物便都是他们的,另外还能添些零头,毕竟这村子里还有几复比较宽裕的人家。

    ??因他们出价比别人高些,这些时日就住在村中,为人亦是仗义和善,很快便和村里人熟悉起来。

    ??村民们哪里知晓,这些人明面上与他们称兄道弟,暗地里却是包藏祸心,听闻了公府那边的审问结果之后,一时都懵了,待回过神来,更是惊惧不已。

    ??常乐县中这几日有些人心惶惶,还有那往来的商贾,听闻了这件事,很快就离开了常乐县城,都想赶紧走得远远的,怕那些贼人前来报复,不想被殃及池鱼。

    ??百帐守捉那地方大家都知道,龙蛇混杂,民风很是凶悍,常乐县这一次拿了他们的人,那些人怕是不肯善罢甘休。

    ??城中百姓心中忧惧,还有一些商贾富户专门到县衙打听,问罗用这件事要怎么处理。

    ??罗用只让他们尽管安心,这伙人势力并不大,他们这边很快就能处理好。

    ??不出一两日,县中便有公文贴出,宣告这一次捉拿贼人的始末,然后又写明他们总共有多少同伙,每个人姓甚名何,长得什么模样。

    ??最后又鼓励各方义士捉拿贼人,共同维护社会治安,凡是捉到名单上这些人,将其送到常乐县公府的,常乐县公府会以每个人十贯钱的标准,以示嘉奖。

    ??考虑到这伙人的老巢在百帐守捉,这时候未必人人都在常乐县一带,县中吏员特地还让往来与百帐守捉的商贾们帮忙带了几摞过去。

    ??至于常乐县中,一听说那十贯钱一个人的出价,很多人便都摩拳擦掌起来,什么人心惶惶,不存在的。

    ??第382章 收红薯

    ??十贯钱一个人,开价着实不低。

    ??就他们常乐县那些个差役,每月工钱也只得三百文而已,加上那些过年过节的福利,一年约莫四惯,名单上那些贼人,他们若能捉着一个,那便是两年半的工钱。

    ??且不说那差役的活计原本就是个香饽饽,寻常百姓根本挣不得那般多。

    ??这十贯钱一个人的消息一传出去,那些个还未落网的歹人,别说什么报复,根本就连自身都难保了。

    ??罗用这一次之所以开出这样的高价,就是为了让某些人知道,谁若是敢把爪子伸到他常乐县的地盘上,自己必定就会叫他们有来无回。

    ??常乐县这两年是越来越富了,无论是城里还是城外,几乎家家户户都能有些积攒,偏又是处在这样的边陲之地,民风彪悍不说,贼人亦多。

    ??对于这一点,他们也是早有提防,县尉郭凤来那边的工作一直也没松懈,这一次白叠花收获的季节,更是派了两队差役到乡下去巡逻,这一次更是多亏了前面给他们报信的那个商贾,才能赶在悲剧酿成之前,及时破解了这些贼人的阴谋。

    ??罗用听闻那个商贾眼下就在常乐县城外不远的一个村子收购白叠花,于是他与乔俊林以及数名差役,带上厚礼前去拜访。

    ??此人乃是酒泉那边的一个寻常商户,数代为商,却并无什么积累,只是家中人口颇多,一个家族老老少少加起来上百口人。

    ??这人一多起来,力量自然也就比较大,寻常肖小并不敢欺侮他们,但是相应的,这养家糊口的担子也重。

    ??这个时代也不像后世那般,只要是个吃苦耐劳四肢健全的,总能找到工作,进工厂也好,去建筑工地也好,好歹也能养家糊口。

    ??眼下这个年代要难得多,尤其是在河西这种边陲之地,许多人劳碌终日,所得也就将将够一两人果腹而已。

    ??所以很多人就要依靠家族生存,人多力量大,把所有人的力量拧在一处,总是更有机会搏得一条出路。

    ??像他们这样一个拥有着一百多口人的商户,在与其他小商贩的竞争之中,就显得比较有优势。

    ??然而今年这个白叠花的买卖,时间还未入秋,城里城外那些个有头有脸有实力的,便把地盘瓜分过了一遍,寻常小商号根本挤不进去。

    ??于是他们这才集结了家中二三十个青壮,一路来到了常乐县这边,也想赶在今年白叠花行情正好的时候挣一笔。

    ??倒是没想到,刚好遇到了那些假冒酒泉人士的贼人一行,观他们说话行事并不像正经商贾,口音也有些不对,攀谈试探一番,更是破绽连连。

    ??“总归这一次还是多谢明翁,如若不然,我那一个村子十几户人家,怕是都要遭了殃。”说到这里,罗用又向眼前的老者敬酒致谢。

    ??这个村子颇大,与当地其他村子相比,也算比较富裕,里正听闻县令前来,便让家人备下了一桌酒席,请了罗用与那商贾,也就是明翁一行,在自家厅堂之中饮酒说话。

    ??“区区小事,罗县令无需如此多礼。”那明翁连忙回礼。

    ??饮过一盏浊酒,罗用又问明翁当时因何会对那几名贼人起疑。

    ??明翁抹了抹自己嘴边胡须上的酒渍,笑着说道:“是人是鬼,见得多了,便知其不同。”

    ??像明翁这种老商贾,行商大半辈子,什么魑魅魍魉没见过,眼光自然也较之寻常人毒辣。

    ??说起来在眼下这个年代行商,着实也是不易,不说什么公平竞争,很多时候连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。

    ??席间,罗用又与明翁等人说,让他们以后若是在常乐县一带遇着什么难处,便可来寻自己。

    ??明翁得了这个话很高兴,比罗用先前送他钱帛厚礼更加高兴。

    ??这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,待吃得差不多了,罗用看看天色已是不早,于是起身告辞,他们要赶在天黑之前回到县城。

    ??明翁与里正一行将他们一路送到村外,目送他们离去,直到看不清人影了,这才缓缓回往村中。

    ??这时候约莫下午两三点钟模样,村路两旁的白叠花地里,村人们正忙着采收白叠花。

    ??明翁的家人弟子们,便在路边一块空地上摆了一个收购白叠花的摊子,不时有人推着车子挑着担子过来卖白叠花,过称的算钱的,时而还会传出几声争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