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36章 新的篇章
??转天,丁珏亦如没事人一般,带着母亲起早走了。
??等丁琬醒来时,人都离开半个时辰了,徐永涵依旧没在家,应该是去军营操练了。
??别看是将军,这种时候,他从来都不缺席。
??等他回来,也才知晓岳母、小舅子起早离开,根本没有跟他们讲。
??“可派人跟着了?”
??“我让竹枫陪母亲回去,完事之后他就留在二珏身边。”丁琬回答完,给儿子碗里夹菜。
??他们家都是辰时正吃早饭,母亲跟弟弟应该是卯正离开的。
??只怪她昨天伤心太久,哭的太长,以至于今天就没起来。
??徐永涵看出了媳妇儿的懊恼,转移话题的说:
??“我今天休沐,吃完饭带你们去摩西镇。过些日子那批女眷就会到,咱们把要用的棉花、布,都买回来,提前做吧。顺道,买些东西烧给她。”
??丁琬点点头,又给儿子盛了碗汤。
??冬日这边实在太苦,那些刚参军的小兵们肯定受不了。军营发的棉衣就只一套,还是得让他们穿暖和了才行。做棉衣、棉裤的布跟棉花,都是驻北军从平日经费里省出来的。
??原本是打算找个布庄,直接交给他们,但丁琬觉得那样不仅保证不了质量,还有可能多花冤枉钱。
??正好如今这边很多女眷都到了,大多都跟她一样,从小农户出身,这样的活计信手拈来。
??大家凑到一起,说说笑笑、做做活,还能打发时间,何乐而不为?
??至于当初说的给徐致遥找个夫子,有不少跟他同龄的孩子,索性一起都学,专门在将军府的西边,盖了个学堂。不止教念书,还有人去教他们功夫。
??夫子的费用就从驻北军的经费里出,也算这边给将士们的一个福利。
??吃过早饭,一家四口坐上马车,缓缓出发摩西镇。
??摩西镇是离驻北防线最近的镇子,镇上住了三百来户,茶馆、酒馆、杂货铺,一应俱全。
??很多时候将士休沐,他们都会来这边,买些日常用的东西。
??徐致遥跟徐致通不是第一次过来,但每一次都如第一次一般新鲜。
??买了棉花跟饴糖,丁琬又在糕点铺子买些软糯糕饼。
??全都买好后,让常喜、翠云他们在盛聚楼等着,他们夫妻去寿材店买东西。
??这里不止卖寿材、寿衣,还有纸活儿、牛马。
??丁琬按照女性长辈过世标准,把该买的、该备的,全都买了、备了。
??足足一大车,寿材店有马车,帮忙送货。
??回到北境后营地,随便把东西卸到了一处空地。
??徐致通睡得昏天黑地,徐致遥下车就被小伙伴们喊走了。
??自从军营这边陆续接来了家眷,像徐致遥这么大的孩子也越来越多,小家伙但凡不出门,就一天一天看不到影儿。
??反正都在周围,跑也跑不丢,丁琬也没管他。不过徐永涵不放心,会派俩常随跟着,万一疯到边境防线,终究不好。
??丁琬带着翠云整理买回来的布跟棉花,让佩文、婆子们搬去新营地东侧的屋子,自己则挨家挨户的找女眷,说做棉衣、棉裤等事。
??这活儿不给工钱,但是一家人冬日里穿的棉衣棉裤,可以在这边做,不用自己额外掏钱。
??女眷们大多都是农户出身,农活、女红,不在话下。
??一听有事儿让她们做,一个一个全都欣然接受,没有拒绝的。
??“夫人有活儿尽管吩咐,俺这天天在家从早忙到晚,冷不防到这边,啥事儿没有,还真是不习惯。”
??“是啊徐夫人,只要有事儿您就说,我们都参加。”
??李氏、韩氏纷纷表态,其他妇人也都不住点头。
??一直忙碌的人,冷不防歇息,对他们来说,简直就是要命的。
??事情说下,丁琬索性没走,就跟他们闲话家常。
??这一刻,没有什么将军夫人,也没有什么副将家属,大家就是邻居,聊着每个人的籍贯跟家乡的风土人情……
??……
??这天夜里,北境西边的山脚下,一团火正熊熊燃着。
??丁琬蹲在一旁,不停的喊着“竹叶收钱”。其实就是给活人一个心里安慰,至于死的人能不能收到,谁又能知晓?
??全都烧干净,确认没有一点火星后,徐永涵上前搂着她,说:
??“回吧,她都收到了。有这么多东西,她肯定能贿赂阎王,下辈子投生一户好人家。”
??丁琬“嗯”了一声,仰头看天。漫天繁星,明儿肯定又是个大晴天。
??这二年,送的人越来越多,不管活的还是死的。至于画眉为什么没告诉她,其实也不难猜出原因。那丫头自打来北境,就在军医营里呆着没出来过,她哪里有时间。
??“夫子什么时候能到?今天我特意去了那边,桌椅都已经打好了。”
??“已经再催了。”徐永涵回答,“说好了九月,如今咱们提前,孟夫子已经在准备来的路上了。”
??随着家眷陆陆续续随军,周遭孩子也越来越多。
??每天疯跑可以,但年纪都正值启蒙,不该把时间浪费玩闹身上。
??徐永涵在军营组织了两次,问大家伙的意见,自然都是一个想法——念书、习武。
??原本依着那些人,这俩选一个,但徐永涵觉得这两个并不冲突。
??不止要让他们识文断字,还要学会功夫。都是大周的未来,从小就在边境防线长大,对于驻守防线的决心,会更加坚定。
??七月中,气温明显就降低很多,第一批随军家属,也开始搬家进了新房。
??独门独院,三间瓦房,一个小家住够了。但是如果拖家带口,那还是不可能。
??好在也没睡敢把自己的老爹、老娘带来这边,毕竟冬日太冷,谁都不敢冒险。
??连着下了几场雨,气温就更加凉了。在辽东都是过了中秋收地,在这边,七月下旬就要开始,足足比辽东府提前一个月。
??军营上下除了日常操练,其他时间都下地收割粮食。有这些他们收获的粮食,再加上辽东军备给他们运的粮食,相信今年的冬天,谁也不会挨饿了……
??等丁琬醒来时,人都离开半个时辰了,徐永涵依旧没在家,应该是去军营操练了。
??别看是将军,这种时候,他从来都不缺席。
??等他回来,也才知晓岳母、小舅子起早离开,根本没有跟他们讲。
??“可派人跟着了?”
??“我让竹枫陪母亲回去,完事之后他就留在二珏身边。”丁琬回答完,给儿子碗里夹菜。
??他们家都是辰时正吃早饭,母亲跟弟弟应该是卯正离开的。
??只怪她昨天伤心太久,哭的太长,以至于今天就没起来。
??徐永涵看出了媳妇儿的懊恼,转移话题的说:
??“我今天休沐,吃完饭带你们去摩西镇。过些日子那批女眷就会到,咱们把要用的棉花、布,都买回来,提前做吧。顺道,买些东西烧给她。”
??丁琬点点头,又给儿子盛了碗汤。
??冬日这边实在太苦,那些刚参军的小兵们肯定受不了。军营发的棉衣就只一套,还是得让他们穿暖和了才行。做棉衣、棉裤的布跟棉花,都是驻北军从平日经费里省出来的。
??原本是打算找个布庄,直接交给他们,但丁琬觉得那样不仅保证不了质量,还有可能多花冤枉钱。
??正好如今这边很多女眷都到了,大多都跟她一样,从小农户出身,这样的活计信手拈来。
??大家凑到一起,说说笑笑、做做活,还能打发时间,何乐而不为?
??至于当初说的给徐致遥找个夫子,有不少跟他同龄的孩子,索性一起都学,专门在将军府的西边,盖了个学堂。不止教念书,还有人去教他们功夫。
??夫子的费用就从驻北军的经费里出,也算这边给将士们的一个福利。
??吃过早饭,一家四口坐上马车,缓缓出发摩西镇。
??摩西镇是离驻北防线最近的镇子,镇上住了三百来户,茶馆、酒馆、杂货铺,一应俱全。
??很多时候将士休沐,他们都会来这边,买些日常用的东西。
??徐致遥跟徐致通不是第一次过来,但每一次都如第一次一般新鲜。
??买了棉花跟饴糖,丁琬又在糕点铺子买些软糯糕饼。
??全都买好后,让常喜、翠云他们在盛聚楼等着,他们夫妻去寿材店买东西。
??这里不止卖寿材、寿衣,还有纸活儿、牛马。
??丁琬按照女性长辈过世标准,把该买的、该备的,全都买了、备了。
??足足一大车,寿材店有马车,帮忙送货。
??回到北境后营地,随便把东西卸到了一处空地。
??徐致通睡得昏天黑地,徐致遥下车就被小伙伴们喊走了。
??自从军营这边陆续接来了家眷,像徐致遥这么大的孩子也越来越多,小家伙但凡不出门,就一天一天看不到影儿。
??反正都在周围,跑也跑不丢,丁琬也没管他。不过徐永涵不放心,会派俩常随跟着,万一疯到边境防线,终究不好。
??丁琬带着翠云整理买回来的布跟棉花,让佩文、婆子们搬去新营地东侧的屋子,自己则挨家挨户的找女眷,说做棉衣、棉裤等事。
??这活儿不给工钱,但是一家人冬日里穿的棉衣棉裤,可以在这边做,不用自己额外掏钱。
??女眷们大多都是农户出身,农活、女红,不在话下。
??一听有事儿让她们做,一个一个全都欣然接受,没有拒绝的。
??“夫人有活儿尽管吩咐,俺这天天在家从早忙到晚,冷不防到这边,啥事儿没有,还真是不习惯。”
??“是啊徐夫人,只要有事儿您就说,我们都参加。”
??李氏、韩氏纷纷表态,其他妇人也都不住点头。
??一直忙碌的人,冷不防歇息,对他们来说,简直就是要命的。
??事情说下,丁琬索性没走,就跟他们闲话家常。
??这一刻,没有什么将军夫人,也没有什么副将家属,大家就是邻居,聊着每个人的籍贯跟家乡的风土人情……
??……
??这天夜里,北境西边的山脚下,一团火正熊熊燃着。
??丁琬蹲在一旁,不停的喊着“竹叶收钱”。其实就是给活人一个心里安慰,至于死的人能不能收到,谁又能知晓?
??全都烧干净,确认没有一点火星后,徐永涵上前搂着她,说:
??“回吧,她都收到了。有这么多东西,她肯定能贿赂阎王,下辈子投生一户好人家。”
??丁琬“嗯”了一声,仰头看天。漫天繁星,明儿肯定又是个大晴天。
??这二年,送的人越来越多,不管活的还是死的。至于画眉为什么没告诉她,其实也不难猜出原因。那丫头自打来北境,就在军医营里呆着没出来过,她哪里有时间。
??“夫子什么时候能到?今天我特意去了那边,桌椅都已经打好了。”
??“已经再催了。”徐永涵回答,“说好了九月,如今咱们提前,孟夫子已经在准备来的路上了。”
??随着家眷陆陆续续随军,周遭孩子也越来越多。
??每天疯跑可以,但年纪都正值启蒙,不该把时间浪费玩闹身上。
??徐永涵在军营组织了两次,问大家伙的意见,自然都是一个想法——念书、习武。
??原本依着那些人,这俩选一个,但徐永涵觉得这两个并不冲突。
??不止要让他们识文断字,还要学会功夫。都是大周的未来,从小就在边境防线长大,对于驻守防线的决心,会更加坚定。
??七月中,气温明显就降低很多,第一批随军家属,也开始搬家进了新房。
??独门独院,三间瓦房,一个小家住够了。但是如果拖家带口,那还是不可能。
??好在也没睡敢把自己的老爹、老娘带来这边,毕竟冬日太冷,谁都不敢冒险。
??连着下了几场雨,气温就更加凉了。在辽东都是过了中秋收地,在这边,七月下旬就要开始,足足比辽东府提前一个月。
??军营上下除了日常操练,其他时间都下地收割粮食。有这些他们收获的粮食,再加上辽东军备给他们运的粮食,相信今年的冬天,谁也不会挨饿了……